今天若有同事問你:「最近有沒有照過肺?」相信你大概不會以為他是出於對你肺部健康的關心,所以你會回答:「最近無,老細脾氣近來甚佳。 」的確「照肺」一詞今日已經附有這個更普及的意思,但其實一直以來,「照肺」是香港衛生防護非常重要的一環。
50年代起,肺癆(即肺結核病)十分猖獗,按記錄顯示,當時結核病個案呈報率由40年代後期每10萬人有200多人染病,急升三倍至接近700人。雖然以當時的醫學技術,肺癆已非不治之症,但死亡率仍高逾30%。若你認識誰是張瑛和張活游,相信他們在粵語長片中積勞成疾、咳出血痰的經典場面你一定記得。痰中帶血的確是肺癆病徵之一,但由於患者又不一定出現病徵,所以就算是本地個案也難以發現,帶病入境的更加防不勝防,控制疫情有一定難度。
切勿隨地吐痰
肺癆病菌主要透過病人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於空氣中傳播,感染過程一般需要長時間接觸,而病人所吐的痰也帶有病菌,當痰涎乾涸後病菌會因風吹而擴散。有沒有留意以前在許多公眾場所都放有痰盂,而盂內一定有水?此舉一來希望市民不要隨地吐痰,二來是因為肺癆菌不能在水中生存,所以痰盂原來有防疫作用,因此不要瞧不起這看來污穢的器皿。
肺癆病雖然傳染性強,但若然身體抵抗力強,其實是足以抵擋它的侵襲。可是當年低收入的草根階層工作勞苦,飲食又缺乏營養,加上居住環境擠迫,肺癆病就似是專為他們而設。以往有說:「捱到肺癆」,實在不算誇張。但改善經濟和生活環境難以一蹴即就,早年政府惟有加大宣傳力度,呼籲市民主動照肺檢查身體,甚至推出「流動照肺車」服務,方便市民。還有向市民派發芝士、牛油之類食物,補充營養。
對付抗疫逃兵
每當發現感染個案,同屋居住的人都要接受檢查,而病者則要入院隔離醫治。當年專門醫治肺癆病人的醫院有律敦治療養院、葛量洪醫院及靈實肺病療養院(靈實醫院前身)等。此病雖然有藥可治,但療程非常長,即使病人已無須隔離,但仍要每天服十數種藥。更由於整個療程長達一年半甚至以上,加上藥物副作用強,許多病人見病徵已去,就不理醫生吩咐私自停藥,但此舉對病人本身和社區都構成重大威脅。
由於政府察覺到大約有四分三的病人其實沒有完成整個療程,於是引入「全監督治療」的概念,規定病人每天要回診所,在醫護人員監督下服藥,直至完成整個療程為止。隨著多管齊下的疫情監控,加上為初生嬰兒和學童接種卡介苗, 70年代中期的結核病個案呈報率已回落至每10萬人有不多於200人,死亡率亦降至10%以下。
雖然新結核病例在過去幾十年一直下降,但相對於其他國家,香港的數字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出入境旅客量相當高,但整體情況仍算受控。賴於藥物和科技的進步,今天的肺癆病人已不需服十多種藥物那麼多,而且療程也縮短至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