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依舊:積勞成「癆」

  今天若有同事問你:「最近有沒有照過肺?」相信你大概不會以為他是出於對你肺部健康的關心,所以你會回答:「最近無,老細脾氣近來甚佳。 」的確「照肺」一詞今日已經附有這個更普及的意思,但其實一直以來,「照肺」是香港衛生防護非常重要的一環。

  50年代起,肺癆(即肺結核病)十分猖獗,按記錄顯示,當時結核病個案呈報率由40年代後期每10萬人有200多人染病,急升三倍至接近700人。雖然以當時的醫學技術,肺癆已非不治之症,但死亡率仍高逾30%。若你認識誰是張瑛和張活游,相信他們在粵語長片中積勞成疾、咳出血痰的經典場面你一定記得。痰中帶血的確是肺癆病徵之一,但由於患者又不一定出現病徵,所以就算是本地個案也難以發現,帶病入境的更加防不勝防,控制疫情有一定難度。

切勿隨地吐痰

  肺癆病菌主要透過病人咳嗽或打噴嚏的飛沫於空氣中傳播,感染過程一般需要長時間接觸,而病人所吐的痰也帶有病菌,當痰涎乾涸後病菌會因風吹而擴散。有沒有留意以前在許多公眾場所都放有痰盂,而盂內一定有水?此舉一來希望市民不要隨地吐痰,二來是因為肺癆菌不能在水中生存,所以痰盂原來有防疫作用,因此不要瞧不起這看來污穢的器皿。

  肺癆病雖然傳染性強,但若然身體抵抗力強,其實是足以抵擋它的侵襲。可是當年低收入的草根階層工作勞苦,飲食又缺乏營養,加上居住環境擠迫,肺癆病就似是專為他們而設。以往有說:「捱到肺癆」,實在不算誇張。但改善經濟和生活環境難以一蹴即就,早年政府惟有加大宣傳力度,呼籲市民主動照肺檢查身體,甚至推出「流動照肺車」服務,方便市民。還有向市民派發芝士、牛油之類食物,補充營養。

對付抗疫逃兵

  每當發現感染個案,同屋居住的人都要接受檢查,而病者則要入院隔離醫治。當年專門醫治肺癆病人的醫院有律敦治療養院、葛量洪醫院及靈實肺病療養院(靈實醫院前身)等。此病雖然有藥可治,但療程非常長,即使病人已無須隔離,但仍要每天服十數種藥。更由於整個療程長達一年半甚至以上,加上藥物副作用強,許多病人見病徵已去,就不理醫生吩咐私自停藥,但此舉對病人本身和社區都構成重大威脅。

  由於政府察覺到大約有四分三的病人其實沒有完成整個療程,於是引入「全監督治療」的概念,規定病人每天要回診所,在醫護人員監督下服藥,直至完成整個療程為止。隨著多管齊下的疫情監控,加上為初生嬰兒和學童接種卡介苗, 70年代中期的結核病個案呈報率已回落至每10萬人有不多於200人,死亡率亦降至10%以下。

  雖然新結核病例在過去幾十年一直下降,但相對於其他國家,香港的數字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出入境旅客量相當高,但整體情況仍算受控。賴於藥物和科技的進步,今天的肺癆病人已不需服十多種藥物那麼多,而且療程也縮短至半年了。

心有所醫:點止職業咁簡單

在醫院裏,人們都稱呼我們職業治療師(Occupational Therapist)為姑娘或亞Sir。有時女同事們為了工作時更方便,將標緻有型的制服裙以另一套衫褲制服代之,因此在病房裏偶然也會給人誤叫亞姐呢!幸好,大家多數會給一些情面,還未叫做嬸嬸。

怎麼會入行?原因是想找一個可以發揮創意,又一點也不刻板的工作,每天也有著服務人的使命。至今已工作了十多年,但仍然感覺新鮮而且樂在其中。

當病人因受傷或先天因素而影響日常生活,職業治療師會因應個別需要在評估後提供治療活動、訓練、支架、輔助用具等以協助病者達至個別最好的狀態能力,以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工作範圍廣泛,對象由初生嬰兒(例如發展遲緩、不能有效地吞嚥等)、學齡兒童(讀寫障礙、自閉症等)、年青一輩(創傷、骨折等),到上班一族(工業意外後工作能力受損)又或年長一派甚至中風病人……等等。

部門內也有不同的工作間,各以不同功能作區分。例如:滿是玩具的兒科訓練室,當然少不了訓練感覺統合的設施;制作矯形支架的工作室;壓力治療室專供制作壓力衣;家居操作訓練室更設有浴室、坐厠、睡房、廚房等角落可作模擬訓練。雖然玩耍或倒一杯開水是平常不過的事,但當病人的活動能力有限制時,恢復這些基本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我們有需要時也會進行家訪和工作環境評估,以配合病者重投社區生活及工作。

工作上面對人總是件富趣味性的事。舉個例子吧!在思維評估中有一個名為簡短智能測驗,常用來替病人作初步評估,包括測試老人癡呆症。雖然是短短十分鐘時間,又是日常生活的認知記憶等問題,但遇到的妙答有時也教我哭笑不得:

「你叫咩名呀?」
「你自己睇排板啦。」
「你當我傻咩。」
「今日係幾月幾號呢?」
「你自己睇日曆啦。」
「我從來都唔記呢啲野。」

看似不耐煩的反應,但亦有可能是他們「醒目」地「逃避」不作答。當然,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合作的。

工作上有時遇上了「激動」或滿是疑惑的病人和家屬,也是我們面對挑戰的時候。但看見他們在接受講解及治療程序過後,面上露出一絲微笑,又或是看見他們的進步,總成為我們的動力,繼續在這專業上邁進。

關心健康:癌症治療後白血球減少之治療

  癌症是一種消耗性疾病,經過手術、放療或化療等抗腫瘤治療後,患者會體力消耗,營養障礙,還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或後遺症,影響治療效果。

  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骨髓抑制,血象下降,包括白血球、紅血球或血小板減少等,導致患者身體免疫機能不足。這時候,若配合中藥、飲食營養及運動等整體調理,則可減輕治療的副作用,提高治效,增強體質,加快體力恢復。以下介紹一個能調治血細胞減少的食療方:

蘑菇紅菜頭花生水

  • 材料: 蘑菇1兩半、紅菜頭4兩、花生連衣2兩
  • 製法: 蘑菇洗淨切片、紅菜頭去皮洗淨切粒、花生連衣用清水沖洗。將蘑菇、紅菜頭用清水4碗煎存2碗,放入花生連衣再煎存至1碗即成。
  • 用法: 溫服,可每天服用1次。
  • 功效:補血健脾
  • 主治: 白血球減少。亦可治療血虛引致的貧血、症見面色萎黃、失眠、心悸等。對於紅血球減少及血小板減少亦有幫助。
  • 性質: 平和、不論寒性或熱性體質均宜。具有防癌作用,適合一般人飲用。
  • 注意: 服後大、小便可能會出現粉紅色,這與紅菜頭的顏色有關。

備註:

  • 蘑菇含有的多糖成分,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健脾益氣,提升白細胞的功效。
  • 紅菜頭含有豐富的鐵、鈣、磷、鉀等礦物質,有補血補腦抗癌的功效。
  • 花生連衣煎煮時間短,其實是取花生衣的功效,花生衣具有止血作用,可治因血小板減少而引發的出血現象。

關心健康:胡亂驗身,隨時嚇親

  診症室中的陳先生,滿頭大汗,神情緊張,甫坐下劈頭就要求檢驗腸癌指數,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最近他參加了一個「超值驗身套餐」,報告結果指他大便帶血,腸癌風險甚高。才30出頭的陳先生收到這個噩耗後,這幾天都食不下嚥,睡不安寧,所以急急來找醫生弄個明白。

  近年不少巿民都聽過一個口號:年年驗身,令你放心。坊間一些驗身套餐亦應運而生。適當又定時的身體檢查,的確能有助發現一些潛藏的疾病,以便及早治療或加以控制,不過如驗身不得其法,胡亂驗身,輕則無病當有病,虛驚一場,嚴重者,會以為化驗報告「正常」則代表健康,而忽略一些身體毛病,延誤醫治。

「抵食」不等如「食」

  如要驗身,首要注意的是必需度身訂做檢驗項目,「套餐」雖然「抵食」,卻未必人人「對胃口」。像陳先生的例子,他一個啤梨型身材,很可能患上心臟病、高血壓或糖尿病,但一些他最需要做的如量血壓等,卻不包括在「套餐」之中。

  而當你在比較各款「套餐」那個項目較多較「抵」時,往往很多都是浪費資源的,有些檢驗項目,做和不做的分別其實不大,例如:不少驗身項目都包括總膽固醇、尿酸、尿素、肝酵素等,然而即使這結果顯示上述度數正常,卻未必能夠完全否定心臟病的風險,肝病和腎病的存在。

  又或像陳先生一樣,其實驗大便是要根據既定程序的,檢驗前數天要戒吃某類食品,但負責提供「驗身套餐」的單位卻沒有提醒他,結果他在留大便前數天吃了豬紅及不少牛肉,致令報告出現誤差。

  加上人的身體就像一個人的財政狀況,你沒有負債,並不代表你有錢,正如你沒有生病,亦不代表你健康。所以單憑一個「無事」的體檢報告,是不能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的。

溫馨建議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在17年前,已刊登了一份「驗身建議」,雖非屬官方指引,部份細節亦需更新,然而,建議中提出應按個人年齡、性別、家族病史、職業、生活習慣等度身訂造「體檢清單」,則是當中的精髓。

  有些建議可能和你心目中的驗身計劃大相逕庭,例如5至14歲的兒童,應留意家居安全;青少年期,探討朋輩關係、讀書壓力、軟性毒品、性知識甚至黑社會問題等,皆屬體檢範疇。而20至64歲的成人,在注意心血管疾病風險(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癌症篩檢之餘,體檢亦包括口腔健康、職業病、工業安全等。到了65歲以上晚年期,除了要繼續留意慢性病如高血壓等,還須關注老年的自理能力,及能否適應退休生活,有否失去老伴等。

  這些以人為本的體檢項目,雖然沒有經過抽血,亦沒有在實驗室做化驗,卻是最能幫助你去活出健康人生的有用指標。

  總而言之,定期的身體檢查是有一定需要的,我建議你先請你的家庭醫生作出評估,才按需要度身訂做進一步的化驗項目。你的醫生可能建議你作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如戒煙或減肥等,他亦可能因應你的風險,要求你定期覆驗某一些項目,例如血壓和血糖等。

  千萬不要輕看這些提議,這可能比你的化驗結果更為重要,因這才是你改善健康的關鍵。

解開心結:當穿上了病人服

  下午四時左右踏入病房,一股混雜了消毒藥水和其他味道的空氣撲鼻而來。

  在白色光管下,醫生、護士和其他同事正忙於照料病人、討論個案、填寫記錄 ……
已是探病時間,看到幾位家屬也在爭分奪秒的四處張羅,為在病床上的家人抹臉、預備晚餐 ……

  在這放置了八張病床的大房內,是幾個驟眼看來很相似的病人,他們都穿上了由深綠和白色組合成格子圖案的病人服。此時,他們的身份、地位、是貧是富,彷彿已不再重要,這套一式一樣的衣服,直截了當地向每一個人(包括病人自己)說:「我是病人。」

  在一眾病人當中,我徐徐走向一位準備探望的病人床邊,她半坐半臥在床上,愁眉不展的凝視著在她視線範圍內的東西。她今年七十歲,一頭半黑半銀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床邊小櫃上的東西也是十分整潔,因此我推斷她是個愛清潔的人。醫院的環境對她來說會難以適應嗎?

  這幾十年來,除了高血壓和糖尿病,她的健康尚可,從未進過醫院,今天是她暈倒在街後,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第六天。夜半時分,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加上鄰床病人的叫喊聲,使她難以入睡。為著裹腹,就算是不合口味的醫院飯菜,也得通通的倒進肚子裡去。過往十年,她每天會到公園做早操、逛逛街、午睡、到街市買菜,為家人預備晚飯。

  留院這幾天,她要將十年來的習慣一下子改變過來:定時定候的早、午、晚餐和睡眠時間,一日數次的基本檢查,偶爾又要被推往照X光等等。一切接觸的人和事對她來說都是非常陌生,她心裡時常想著:「點解要做咁多檢查?檢查的結果係點?我幾時可以出院?之後又會點樣?」環顧周遭的病人,她心想:「我會唔會有一日差到好似嗰個病人咁?」

  每天大部份時間她都躺在床上,有時納悶得倒頭再睡。等待兒女下班後來探望是她的動力來源,可是,她對兒女的愛護卻又顯得有點矛盾。「佢哋要搵食,又有個家,嚟探我會好辛苦,我都叫佢哋唔好嚟。 」說罷又是一個無奈的表情。由一個向來照顧家人的角色,反過來要其他人照顧和擔心,這個轉變,相對要適應醫院的環境和節奏,才是最大的挑戰。

轉變需要時間去適應和接受

  留院雖然以治療疾病為主,但千萬不要忽略病人的心理反應和需要,而第一次的住院反應更為強烈。這些適應期的反應(adjustment reactions),包括日常生活的調節。由一個自由自主的世界,轉到一個規律有限制的環境,加上身體出現的毛病和一切未知之數,當中那種頓時失去控制能力的感覺,會令病人感到焦慮、無助和失落,這轉變是需要時間去適應和接受。

  在臨床經驗中,不少疾病很容易使人產生災難性的思想模式(catastrophic thinking),即是對某件事/某種狀態的發展或結果,看得極其負面和嚴重,例如:「我咁耐都未出得院,係咪我嘅情況好差呀?」「今日醫生話要照X光,係咪我有好大問題?」冷靜地想想,這些想法通常都是缺乏客觀的證據,可能是道聽途說,可能是病人將自己直接代入其他病人的情況當中。遇到這類病人,可以讓他們想想那些想法是否有證據支持,探討他們真正的憂慮,發掘可行的解決方法,如果是因為缺乏資料或是誤解情況,不妨建議他們直接跟主診醫生和家人溝通。

  每個病人都附帶著一個受助者的角色,有些病人會不習慣被照顧,覺得自己是負累,有時更選擇隱藏自己的需要。倘若你是病人,請謹記,家人對你所付出的,都是關心和愛護的表現。接納自己是受助者,欣然接受別人的關懷,正確地了解問題所在和採取適當的解決方法,才是最有效減輕家人負擔的方案。

院牧心箋

親愛的青蛙公主:

  妳今次入院,醫生說情況比從前複雜,可能要待上一段日子。但是每次探望妳,都看見妳臉上的堅強自信,完全找不到懼怕擔憂的影子。妳的床邊,除了吊藥的包包和管子、各種醫療儀器和藥品之外,就是一遍青綠的擺設。我還特別留意到妳喜歡青蛙。

  青蛙很可愛(就像妳一樣),青蛙給人一種跳躍的動感;綠色也代表著活潑的生命力。青蛙還有一種鮮為人知的特質。牠會蹲在瀑布底下,昂首挺胸,迎著激瀉而下水流佇立。水流越強,牠的腰板就挺得更直,就像要戰勝流水一樣。想到昂首的青蛙,就浮起妳那堅強的面容。妳不喜歡卧床,總愛撩人傾偈,最有趣的是妳那略帶卡通,高昂開朗的聲音。面對治療毫不退縮,那種勇敢真叫人感動。

  還記得妳叫我教妳禱告嗎?每次禱告,妳總會不期然地落下淚來。妳不解地問我是甚麼原因。我知道!是因為妳與上帝接上,衪的安慰臨到妳了。從此,禱告成為妳最大的安慰和能力,透過信心源源不斷的臨到妳心裏。妳的頭可以昂得更高,可以迎向更大的挑戰。

  知道嗎?妳是我第一個用短訊及電郵交往的病友;使我的關懷可以超越時空,傳達到妳那裏。但人始終受著時空的限制;不過那份從上而來的平安和力量,卻已經永永遠遠住在妳的心裏。

  那一次,妳因為不明白朋友送妳的小冊子,請我為妳解釋。真奇妙!這正是妳那時最需要的。就由妳開口接受耶穌作救主,邀請衪與妳同行這病患之旅開始,上帝就成為妳全天候的傾訴者。這讓我記起羅馬書10章8節:「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裏,在你心裏。」主耶穌已經住在妳心裏,無論在那裏,甚麼時候,遭遇甚麼事情,衪都在等候妳的傾訴,等候賜下妳所需的力量。

  現在妳要出院了!雖然前路仍有陰霾,治療的艱辛仍在,但我知道妳已經掌握了致勝之道。

  送妳一段聖經:「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 46:1)

祝主愛常偕!
你的院牧
方衛心

病癒隨心:吾醫吾癒

  生命並非必然?還是理所當然?有生必有死,從前的我沒有好好思想過,以為循規蹈矩地生活就是了,原來我錯了。生命不但要健康飲食和運動來維持,更重要的是心境平和,不要沾上無謂的掛慮憂愁;萬事萬物均無常,不要執著,不要計較,要學懂釋懷,不強求,不追求無止境、無法達到的烏托邦,保持心情舒暢,開自己的心。

  2007年8月,我剛學畢救傷隊的課程,正當準備考試之際,鼻腔內倒流出一口血水,我心知不妙,最後證實是癌魔到訪。我頓時很激動傷心,腦海裏縈繞著癌症就是死亡。它使我心緒低落,我害怕生命的結束,我害怕離開愛我的家人和朋友,更湧現家人因失去我而悲痛的情境,一念及此,我便心酸落淚,覺得無奈,不想接受事實。

  幸好遇上了傅醫生,他安慰我說:「今日科技比前進步,患癌的存活率比前高,不要懼怕,有病醫病。 」他更關心我說:「鳳蓮,不要獨個兒躲在家中,對著四面牆,胡思亂想,回來醫院和姑娘聊天吧!」我聽他話,果真在35次電療的約會中,期間和護士們、放射化療部、製模部、設計部等工作人員,全都混熟了。他們看待病人溫柔可親,燦爛的笑容當然少不了,好一幅美極的圖畫支撐著我,令我漫長的7星期電療,終於渡過了。原來開心笑臉真的有助治病,電療副作用也減弱了。

  在醫院裏,我目睹一些病友傷痛流淚、一些愁雲慘霧,我突然間有一種衝動,同病相憐。我感受到那箇中滋味,我主動地遞上紙巾,輕拍他們的肩膊,與他們傾談,安慰他們要接受它,心中自會平靜下來,堅信奮戰到底,必得勝利。很奇妙地大家再碰頭時,已不再為不速之客——癌魔而傷悲,換來的是積極樂觀,滿室歡笑聲,我們學懂了把一切放下,讓它去,因為一切有定數,活在當下,不再牽緣。

醫心直說:驅走遺憾的決定

  記得我初當醫生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可以幫助到很多病人,但漸漸我發覺事實卻並非如此。多少時候,即使我們用盡了各種的醫療方法,但最終病人也得不到醫治,甚至會離世。

  17年前,我還是一個初級醫生,記得有一位患了腦癌的小朋友,他的病情開始轉差,病房的同事都知道情況不妙,但卻很想完成他的心願,就是去一趟玩具反斗城,因他從來未曾去過。我們原先也以為可以達成他的心願,但因他的病情實在惡化得太快,所以最後他還是要留在醫院,並且很快就離開了我們。去一趟玩具反斗城,其實也不是一個很大的要求,但我們就是連他一個小小的心願也無法滿足,我心裏實在有一種莫名的歉疚,而這個經歷更提醒了我,要珍惜與病人相處的時間,盡量關心他們,不要讓自己有所遺憾。

  有一位年輕病人最近離開世界。我認識他已有好一段日子,他所患的是先天性疾病,身體多處神經線都有腫瘤,包括皮膚、脊椎和腦神經等。由於他的聽覺神經線長了兩個大腫瘤,壓住了腦幹,所以令到眼睛合不上,也看不見。他更是聽不到、說不到,甚至連呼吸也有困難。

  但在一年前,他的情況未仍轉差,那時他還可以說話和行動。作為他的主診醫生,多年來看見他的身體受著疾病的折騰,而且每況愈下,除了盡力醫治他外,我更祈求神去幫助他,使他的身體可以好轉。我知道神會否醫治他並非基於我的主觀意願,但我心裏卻相信神把這位病人交給我醫治並非偶然,我實在很想為他多做一點。

  有一天,心裏突然有一個感動,催促我要盡快和他分享信仰。我當然不能在工作時間去探望他,於是就利用了午飯時間,到他的病房去,還邀請了另一位基督徒同事一起去。我們都很希望這位病人能認識神,於是跟他分享福音,他立時就回應並表示願意相信耶穌。而自那天之後,他的情況就開始轉差,甚至連說話和行動都不行了。

  雖然他最後也離開了,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沒有拖延了探望他的時間,而且他能夠清楚接受主耶穌為救主。生命並不由我們掌控,所以我們更需抓緊每分每秒,不論是身體的醫治、心靈的關顧、探望和慰問,都要盡快去做,這樣才不會對病人、對自己帶來無奈和遺憾。

打開心窗:幽默自療

  最近看無線電視的《星期二檔案》,是關於一些所謂神醫和另類治療法的。為了證實這些治療方法是否經得起科學驗證,電視台記者約好了治療師及幾個病人接受超聲波素描及病理測試,但後來治療師反悔,還禁止病人公開病情及結果,令這些所謂另類療法再添上一重神秘面紗。

  在節目中受訪的病人給我印像最深刻的,是一位已退休的小學校長。他患上鼻咽癌,經治療後康復,後來參加另類氣功班的修練,治療癌症的後遺症大大減輕,連以前的腰酸背痛、行動不便的情況也改善了。

  心理學家認為這也許是他的心理因素影響。鏡頭前的老人精神矍鑠、談笑風生,我從鏡頭所見,歸納了他之所以能回復健康的因素有三:

  1. 信心:他對這種療法充滿信心,對自己能夠康復亦充滿信心,強烈的信心對他有很大的幫助。
  2. 群體:和他一起參加這氣功班的,有許多也是長期病患者、癌症康復者,他們風雨不改地去參加鍛練,互相鼓勵、扶持,形成了一個有強大支持力量的群體。
  3. 幽默感:柱著拐杖的退休校長談笑風生,他對人說:「別看我還拿著拐杖,其實我早已變回健步如飛,如今這拐杖只有裝飾作用,令我看起來更有型有格。 」

  常存幽默感,樂觀豁達地面對病患,就是他的健康之道。

  當然還要加上他堅持運動、鍛練,才能達致這成果的。

打開心窗:轉危為機

  危機、危機,轉危為機。「危機」這一個詞語,不知是誰鑄造。我可以說,第一個掌握了「危機」的人,必是有很高智慧,生命力極強的人。

  危機潛伏或顯現在凶險的變化中。愛默生說︰「人的偉大不是體現在目標上,而是體現在他的變化中。 」那就是機會之所在。有變化,才見成長。

  逃避變化似是人之常情,因為都很害怕「危危乎」的感覺。一遇到危機就想逃,不惜一切的避免危機發生。這不單是個人的心理狀況,我們的文化也這樣教導我們。沒有人願意聽到和「痛苦」有
關的事,一遇見痛苦,就要把它掩藏,把它用掃帚掃到地毯下,把它埋藏了。
危機可能是一個危險時期,但那是成長的好土壤,讓我們轉變、更新和長大。生、老、病、死等人生事態的變化,身份的改變,如結婚、離婚。又或者是工作的轉變,如:失業、轉工,又或者是搬家、甚至移民。有時,是天然的災禍,或政局的改變。都可能是讓我們成長的好土壤。

  懼怕危機是沒用的,因為它要來就來。它把我們推到一個「去而不復返」的處境,是自己不願意的。那都是外在的形勢,最要緊是調整我們的內心狀況,不能以老辦法去面對轉變。外在的環境,生命的規律,沒有人能享豁免優惠。最要緊是學習應變的秘訣,如聖經中有一位常經變故的人物保羅,他能說︰「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書4:11-13)他藉信仰,超越了人生種種危機。他的秘訣很簡單又不簡單︰

  1. 按聖經定人生策略。
  2. 憑上帝給他添力量。
  3. 調整自己生命方向。
  4. 迎向轉變並不逃遁。
  5. 臻於無入而不自得。

  值得我們向他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