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信筆擬

給東區醫院一病房的經理及全體職員:

  沒有甚麼特別的事情,只想向您們說聲:謝謝!多謝您們在我留醫的時候,給我的照顧、愛護和關懷。

  記得99年出院後,曾對自己說,「不要讓自己病發再入院。 」我怕入院,我怕再見到你們。下定決心後,定時督促自己覆診、食藥,不敢輕視疏忽,更努力投入每天的生活。

  如此,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平安無事。時光飛逝,不覺又七年了。誰料,心裏慶幸之際,病魔突擊,而且來得那麼突然,殺個措手不及。我完全沒有招架、反抗的能力,結果,又被送回東區醫院。

  當時,我又驚又怕,對自己非常失望,十分氣餒,是一次嚴重的打擊和挫敗。整個人就像跌入了萬丈深淵似的,漆黑一片,情緒陷入極度低潮。

  想不到被帶到病房後,聽到的都是護士們開解和安慰的說話:「七年才病發,你已經好叻喇!」「唔使怕,呢度有好多人幫你!」「有咩唔開心就搵姑娘傾,知道嗎?」「放心,好快就好番喇。 」

  護士們一個接一個送上溫暖和關心,令我即時感到自然一點、舒服一點,再不怕了,也放下了羞愧自責的心,匆匆入院。

  知道嗎,您們的好意促使這個憂心忡忡的我,放下心頭大石,安心留醫,不再抱怨。是次留醫,讓我深深體會您們沈重的工作,您們雖然忙碌,卻能照顧到每一位病人的需要,全以病人為主。我欣賞您們的團隊精神,也十分佩服您們對病人的愛心、耐心和忍耐力。

  病人笑,你們就笑了!最後,就讓您們致以萬二分的敬意和謝意!珍重!

願主祝福您們!
一市民朱艷梅敬上
2007年7月23日

心信筆擬

明:

  從初認識妳到現在,看著妳身體的機能不斷衰退。從可以用腳拉動輪椅向前到只能靠人推動輪椅;從可以抬起頭到要用頸箍支撐頭部;從可以吃牛腩飯到要插胃喉;從可以書寫到只能豎起大拇指作表示。每一個階段的轉變都令妳痛苦不已。妳樣貌娟好、身材纖瘦、眼睛大大的,本是一個可人兒,但一個病卻弄得妳如斯地步,妳的忿怒、不甘,又豈能用任何的言語來表達呢?

  每次看見妳眼淚連連,用妳微弱的聲音哭泣,我是無比的心痛。我真的不敢輕言對妳說安慰的話,因我覺得這些話對妳太空洞,只能默默的守在妳身旁為妳送上紙巾,輕拍妳的肩頭,我們就這樣建立了一種關係。妳知道我明白妳,妳的表達不用費力,單從妳的面部表情、眼神,我們就可以溝通。明,我珍惜這份情誼。

  記得妳在新院舍的飯堂,控制不了久經壓抑的情緒,從心底的深處,將一切的冤屈都哭叫出來。妳竭嘶底里的大 叫了好一段時間,一時間我真的有點不知所措,只用手抬著妳的頭,因妳太用力,差點要從輪椅上跌下來了。當時我的心痛極了,我很少在病人面前哭,但那次我的眼淚差點要流下來。明,我想妳在我面前可以盡情哭訴表達,彷彿妳向造物者道出不能言喻的忿怒、不甘和痛苦。

  但自那次後,妳卻對神的感覺變了,妳願意祈禱,又從祈禱中經歷神的安慰,妳比以前開心。妳生命出現這個轉捩點,而我竟是你的同行者,妳知道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欣慰!多謝妳讓我這段日子與妳同行,從妳的身上讓我看見生命的掙扎,也看見生命的光輝。我欣賞妳,願未來的日子,妳的生命活得更光輝。願主祝福妳!

惠芬

新丁心事:唔該姑娘

  近日與朋友到南丫島消遣,島上一間又一間的精品店,老是叫我留步。其中一店,擺設著許多精美的公仔,它們都是成雙成對的。第一時間吸引著我的,是一對醫護人員,一位男醫生加一位女護士,相信這必是「沙士」之後的出品。旁邊的一對非常「無厘頭」,是男醫生配著一位新娘子。我好奇地問老闆:「有沒有女醫生的公仔呢?」老闆笑著答我:「沒有。」

  儘管由幼稚園開始,書本的插圖就總是將醫生畫成男的,護士畫成女的,但我卻一直不以為然。誰個都知,醫生是有女的啊!尤其當你看見街上註明「女西醫某某某」的招牌,誰還會相信醫生只有男的,還一定是叔叔呢!我就是當今世上其中一位女醫生。

  記得當年選讀醫科時,我完全沒有考慮性別的因素,反而有些對電子工程有興趣的女同學就有點顧慮,怕那裡「全是男生,悶到抽筋」。初入學的時候,聽過教授說:「噢!這麼多女生。 」聽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男生與女生的比例是9比1,到我入學的年頭,已變到6比4,現在呢,似乎女生比男生還要多。

  「唏,誰個病人都稱呼我『姑娘』的。」師姐淡然地說。

  「沒那麼誇張吧。」

  「曾經有女醫生因此決定離開醫院,自己掛牌,寫明『女西醫』。」

  反應,真是因人而異。

  果然,進入醫院實習不久,就有病人對我說:「唔該姑娘。」那刻真的有點尷尬,但其實對方是禮貌的答謝,毫無惡意,我就回應了一句:「別客氣。」

  自此我常常思想,究竟有沒有必要澄清呢?以往師姐們穿著醫生袍,尚且也常被誤會為護士,今天我們的工作服不是更難分辨嗎?似乎這種誤會已屬人之常情了。況且病人往往已經衝口而出,我再多說恐怕只叫場面愈加尷尬。在此真的要感謝那些經驗豐富的真護士,常常代我回應和介紹。

  日子久了,我學懂了一招「先發制人」:「早晨,我是來替你檢查的呂醫生。 」雖然醫生和護士皆為病人服務,卻不能互相代替,始終不同的崗位在病人心裡都有其特別的意義,主動讓他們知道我的真正身份,我想也有其好處。不過離開時聽到的,多半還是那一句:「唔該姑娘。」

心情依舊:一元診金的日子

  「一位曾產下六胎之婦人,當第七胎臨盆時一胎產下三女嬰,本來添丁是好事,但在這貧窮婦人來說,更形困苦,所以昨天在小小的木屋家中,接受記者訪問時,不斷飲泣訴苦,盼政府收養那孿生之女嬰。」〔天天日報, 1966年5月6日〕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經濟發展仍於起步階段,以上的一段報導,正正反映當時草根階層的困苦生活。儘管三胞胎的出現只屬罕見例子,但一家八口一張床,甚至因為經濟無法負擔而被迫賣兒送女的,甚為普遍。

  普羅大眾過著手停口停的日子,遇上家人患病,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雖然當年政府醫院已設有門診服務,但一元的收費,對於佔多數人口的貧苦大眾,依然偏高。當時工人的日薪,大約只有三數元,若診金負擔不來,就得依賴一些贈醫施藥的診所。不過於此等診所就醫也有其代價,就是大排長龍。

  非宗教的華人民間力量推動慈善濟世的工作,遠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的明朝時代。在香港,因應社會和政治發展,過去也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慈惠組織。以東華三院為例,由成立初期純由華人捐款支持,到後來加入政府的大量資助,百多年來為香港貧苦大眾提供多元化的慈善服務,當中醫療方面包括免費中西醫門診、留醫及留院生產等等。

  按東華三院1966至67年度紀錄,一年內就有超過100,000人次使用免費中醫門診服務,使用免費西醫門診服務的更超過570,000人次,免費留醫方面亦高逾580,000人次,留院生產的婦女也接近9,000人。單就東華三院的統計數字,可見此等免費醫療服務對市民的重要。

  若你是年輕一輩,看過以上的數字相信也明白,為何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五仙也足以引發市民騷亂。其實當年政府也曾建議東華三院,將免費門診服務改為收費服務,事實上政府醫療福利開支龐大的問題,早在當年經已存在。但此建議一出,即引起社會巨大的迴響,報章社評甚至將它與天星小輪加價相提並論,最終東華三院還是成功保留此項過百年的濟貧服務至今。

關心健康:咖啡與身體健康

  我們不時聽到醫生叮囑病人不要抽煙、少酗酒,但似乎較少提及「戒咖啡」。咖啡幾乎是世界各地最流行和受歡迎的飲品,甚至是一些南美國家的經濟命脈。近期醫學研究顯示,年齡介乎25至64歲、歐洲族裔的咖啡飲用者,其生活習慣比非飲用者較不健康,如多吃肉類、少吃生果、缺乏運動等。可是這並不表示飲用咖啡本身會對身體有害。究竟現時醫學界對飲用咖啡持有甚麼看法?選擇「齋啡」會比有糖咖啡更健康嗎?

咖啡有害還是有益?

  咖啡在釀製後含超過1,000種化學物質,其中的咖啡因(caffeine)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會增加血液中「壓力賀爾蒙」之濃度而使血壓上升。這些賀爾蒙能促使我們身體進入興奮狀態,產生所謂作戰或逃亡反應。當然,飲一兩杯咖啡不見得便進入如斯狀態。可是醫學文獻卻發現飲用咖啡與患上高血壓無關,甚至不影響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情況。另外,兩項分別在日本及波蘭的研究均同時指出,咖啡飲用者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較低。因為高尿酸可能引致血管硬化及管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所以這不禁使科研學者聯想到咖啡是否可以保護心臟?

  事實上歐洲一項研究顯示,適量飲用咖啡(每天不多於300毫升——約一杯半)可減少CHD患病機會31%,但過量飲用(每天超過一升)卻相反增加患上CHD的風險達兩倍。可是在美國進行超過40,000位婦女的大型研究卻指出,即使每天喝超過6杯咖啡,對心臟反而有保護作用;但若飲用非過濾咖啡則對心臟有害,甚至增加血中脂肪水平,使血管更易栓塞,進一步增加CHD的風險。

  另外,咖啡因含有抗氧化功能,亦可能減低患上亞氏癡呆症、柏金遜病、糖尿病、肝硬化及痛風症等的機會。但又有一些針對咖啡與骨骼健康的研究,發現咖啡的利尿作用可增加鈣質從尿液中排出量,每天飲用超過四杯(即共600毫升)人士可能較易罹患骨質疏鬆症並引致骨折,特別是少進食含鈣質食物(如牛奶、芝士、乳酪)之中、老年婦女。

無糖咖啡比較健康?

  至於無糖咖啡是否比一般咖啡健康,則需從「飲食金字塔」的均衡飲食原則說起。一般而言,糖、鹽等調味料位於金字塔的最頂部,即每天用量應是最少為佳。飲用太多有糖咖啡的其一問題是會增加卡路里的攝取,新陳代謝後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容易導致肥胖。這與不少都市慢性病息息相關,例如高血壓、腦血管病、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值得一提的是,中間肥胖(即「大肚腩」)是引致以上病患更高危的因素。

  若本身己患有以上慢性病,而工作性質屬於靜態,運動少再加上高糖份的攝取,都市病便較難得到合宜的控制,亦較容易衍生併發症。現時本港高血壓的罹患率超過27%,冠心病、腦血管病與糖尿病更分別位列「健康殺手榜」之第二、第四及第九位,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飲食習慣的配合實在不可或缺。所以有糖咖啡的飲用需要適可而止。

要遠離咖啡嗎?

  以上科研結果似乎很混亂、具爭議性並較難作出一些總結,亦沒有最權威之醫學實証支持或反對咖啡的飲用。此外,這些研究較多是觀察歐美人士,科研方法存在亦可能會有偏差,亦不一定適用於香港人。可是我們還是可作一些結論和建議:

  1. 根據現有醫學知識,適量飲用過濾咖啡是可以接受的。
  2. 如有任何身體毛病、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應先徵詢家庭醫生的意見。
  3. 如病患有突然轉變,比方血壓控制不理想、血糖升高者,則不宜飲用,直至病患控制穩定。
  4. 已診斷為骨質疏鬆症,或有此症之高危因素人士(如45歲前停經、更年期後婦女、吸煙、飲酒及少運動者),都應減少咖啡的飲用量。
  5. 若你一向沒有飲用咖啡的習慣,不適宜因為以上對咖啡的正面描述而開始飲用。
  6. 咖啡對身體還有其他影響,如導致緊張、手震、心跳、失眠等,情況因人而異。兒童、青少年及老人較易出現副作用;孕婦亦應把每天攝取量減至少於3杯 (即少於三百毫升之咖啡因),以減少流產及胎兒異常的風險,但筆者仍建議在產前檢查時與醫生商討。如我們以咖啡提神,並出現以上徵狀,這時便是減少咖啡攝取量的時候了。

  咖啡可口味美,與三五知己相聚享用,確是一大享受。相信聰明的讀者仍會繼續健康生活的模式,保持定時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飲食等習慣,偶爾飲用適量的咖啡相信問題不大。

醫病心情:不能叫愛護我的人失望

  你可曾知道一個長期病患者,心裏承受著多大的痛苦?我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長期病患者,所患的病包括糖尿、高血壓和哮喘等,而我的血糖指數,就像人人喜歡的恒生指數,持續於高企的水平,更常創新的高峰。但這些糖指數對我和醫護人員來說,卻是嚇破膽的指數呢!

  由於糖尿藥和針藥對我好像沒有作用,也控制不了我的糖尿進度,我決定放棄所有糖尿病的藥物和針藥治療。怎料,這就樣我變得抑鬱、暴躁、猜疑、孤僻、怨天尤人、發脾氣,令我的朋友都躲到老遠去。煞那間,我好像失去了一切!

  雖然朋友都遠離我,但我的主診曹醫生卻由始至終沒有放棄我,她反而常常鼓勵我,她知道我是基督徒,就提醒我要更多倚靠神。在一次入院的經歷中,我不知道是怎樣來的力量,忽然除去了心裏的害怕,我體會到生命是神所賜的,雖然苦難、疾病臨到我身上,我要從病患中學懂領略生命的可貴,並且還要學習一些我仍未學懂的功課。

  從那時起,我對自己說:「不要再鬧情緒,不要終日愁眉苦臉,我要接受自己,並且積極面對自己是一個長期病患者,我雖然有病,但往後的日子仍要好好活下去!」

  但這樣學習的過程實在不容易,我仍常常有灰心、也常有流淚的時候。還幸有醫院裏的張院牧,她就好像主差來的一位天使,經常在我身旁安慰我、支持我、鼓勵我。我才發現原來身邊仍有這麼多的人關心自己、陪伴自己,我怎能輕言放棄,怎能叫愛護我的人失望!

  現在,我已經進步了不少,臉上多了微笑,心裏多了喜樂。我深深體會到長期病患者需要持久努力,路途縱然崎嶇,心情或有起伏,但只要不放棄,最終都能夠勝利。如果你也在這崎嶇的路上,我願意你也能積極面對,但更重要的,是不要拒絕你朋友的關心。

醫病心情:我實在給她的生命力和熱誠打動了

  在瑪葵院牧20週年感恩聚會中,一位院牧邀請我跟一位我曾替她接生的母親及她的女兒聚一聚舊,當我詢問她的名字時,她故作神秘,說要給我一個驚喜。在步向她的桌子時,一個獨特的背影坐在輪椅上出現在眼前。

  15年前,骨科的文遜大夫通知我,要轉介一位病人給我檢查,及評估她是否可以懷孕。這位病人因為一次交通意外失去了一手一腳,盆骨也受了重創,曾經住了醫院一年多。文遜說她最近結了婚,想知道自己可否懷孕。

  當她進入我的診療室時,我見到一位少女帶著燦爛的笑容坐在輪椅上,她只有右邊的手腳。在診症期間,她開朗的笑容及談話,實在跟她肢體的殘障格格不入。她說在住院期間有不少的基督徒醫護人員鼓勵她,她自己後來也信了主,並且很感恩自己仍然活著,更可以結婚。

  檢查完後,我告訴她,在生理上,她是有生育能力的。但作為一位婦產科醫生,我不得不向她解釋懷孕、生產及產後照顧嬰孩,對她來說未免是過重的壓力和要求,她實在需要三思;但她卻堅定地說,她深信神會給她足夠的恩典和能力去作一位母親。我實在給她的生命力和熱誠打動了,於是我盡力指導她怎樣去作出最好的預備。

  半年後,她順利懷孕了,在產前檢查時,她敏捷的身手不像是只得一手一腳的人,她更堅持如果可以,她會自然分娩。終於在一個晚上,她的女兒在我手中接生下來,她的表現也令產房的姑娘驚訝,更奇妙的是她產後復原的速度比正常的產婦還要快。在護士悉心的照顧、指導及幫助下,短短五天內她已經掌握照顧嬰孩的技巧了!

  在她出院之日,看著她一家人滿有喜樂的踏出醫院,滿懷喜悅和信心迎接未來的生活,我實在十分感動。她對生命的執著、她的勇氣和堅毅確實激勵了我,也教我曉得,不論是病人或醫生,只要不放棄,奇蹟總是有可能出現的。

  當晚的聚舊十分可貴,看著她的女兒悉心地照顧她,絲毫不以母親的殘障為恥,我實在為她們高興和感恩。醫者可以用自己的專業祝福病人,這豈不是最大的使命和滿足嗎!

打開心窗:同傲滄桑

  我們常踽踽獨行於悲喜境,彷彿只有個相,沒有共相;驀然回首,共感卻在病室裏、床榻間。

  覓得知己,是祝福,然而更多時候,疏離是關係的主調。在工作間,共事多年,情淡如水,甚或互相傾軋。在商界,很多人投入零和遊戲,認為你得即我失,否定共贏的可能。劇院裏,觀眾同哀樂;幕落人散,各不相干。

  在醫院裏,你不一定跟同室病友搭訕,也覺得夜裏不同角落的咳嗽聲是干擾。不過,躺著,念往昔,忖前路,瞅見鄰床的病人凝望窗外,若有所思,你感到與他有共通的東西。探訪時段到了,你和室友都帶著期盼的眼神,看進來的是誰。病友跟護士說住院比廉價外遊團的住宿安排還要好,你莞爾。那邊,床上的人瞪眼,面容扭曲,露疼痛之色,叫你鼻酸。

  英國文學家鄧恩(John Donne) 說到點子上:「沒有人是孤島;每個人都是大陸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殞逝都令我遜色,因我是芸芸眾生的一員。 」離院者向病友道別:「外邊見!」人海滄桑,再見難料,但一句短語,蘊含鼓勵、關切,甚至一點契通。

打開心窗:相安則無事

  有一天獨自在外午膳,吃著吃著,突然喉頭一陣刺痛,啊,不好,魚骨刺進喉頭了,我可以清楚感到它卡在扁桃腺上。所有吞嚥動作,都帶來痛楚。

  家庭醫生的診所就在附近,可是要到下午三時才應診,我只好閉上嘴巴,苦苦等候。醫生用鑷子把魚骨拔出後,跟我開玩笑︰「你現在可以回去吃完餘下的半碟飯了。」

  一分鐘前我還清楚知道其位置的扁桃腺,現在只是平靜的身體的一部分。我們身體有許多器官,通常我們不會特別感覺它們的存在,要是你很意識到自己的某一部位,往往是它出現了問題。比如說胃痛叫你知道胃在甚麼位置;關節疼痛你才知道原來日常動作要動用這些關節。如果身體所有部分跟你相安無事,那就太幸福了。

  身體本來跟我們相安無事,默默服務,不過我們也許因此當它們理所當然,沒有妥當照顧,到某部位受苦過度,它就反過來叫你受苦。

  原來人際關係也是一樣,最美妙的時刻是相處安然,不用恐懼、不用憤怒、不須刻意討好。但彼此的善意若得不到珍惜,以對方為理所當然,最後關係的惡化就會帶來痛苦。無論是自己的身體,無論是家人朋友,總要珍惜彼此的相安。

打開心窗:向著光的方向走

  據說從前葵花長得很難看,身體又粗又黑,渾身是毛,一點香氣也沒有。別的花總是嘲笑她,連昆蟲們都不喜歡接近她,葵花自卑的連頭都抬不起來。

  造物主知道了,便安慰她說:「抬起頭,望著太陽吧!妳將會改變的。」於是葵花便照著上帝的話去做。當太陽升起,葵花時刻盯著,從東邊望到西邊,沒有一天停止。

  漸漸地大家都發現她變了。她的花瓣染了太陽的金黃色,她的面貌變成太陽的笑臉,並且開始結出子粒,這些子粒成熟後,是人們喜愛食用,芳香可口的葵花子。
葵花因為天天盯著太陽,連自己也變的像太陽那麼亮麗、那麼可愛,甚至連生命都豐富了起來。俗話說「相由心生」,當葵花的整個心思方向都對著太陽的時候,整個相貌與生命都徹底的改變了。

  有一句話說「向著陽光走,陰影永遠在後頭」。人貴為萬物之靈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擁有自由意志為自己做選擇。生命如何造化,還看自己向著甚麼方向走;追隨光明就走向善,追隨黑暗就走向惡。無論走到那一個地步,永遠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一個轉身,陰影就留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