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窗:將困境化成珍珠

  生命有如四季;有時春意盎然,有時夏日炎炎,有時秋高氣爽,有時嚴寒難耐。有專家甚至指出,人每隔七年就會遇到一些重大事件,衝擊與考驗自己的人生。

  雖然人人都知道「生老病死」乃每個人的必經之路,但人最怕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或打擊。所以,人應該在平常的日子就「儲蓄」好生命的能量,好在磨難的日子可以站立得穩;除了鍛鍊身體,也必須鍛鍊靈魂,培養受苦的心志。

  做足了「防範措施」之後,生命的真相也告訴我們,切盼一個「零意外」的一生是不切實際的。恐怕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免除人生困境的「特訓」。這時候,我們必須把自己當成將要吐露珍珠的蚌。

  當海水中的異物如沙粒或細菌侵入到蚌的體內時,套膜中的一部分便會「包裹」起這種異物,以減輕它對蚌的刺激。隨著外套膜不斷分泌出碳酸鈣和有機質,一層層地包裹起這些異物,經過若干年,人們從海裏撈起這只珍珠蚌時,便會發現其內有一粒閃爍出迷人光彩的珍珠。

  人生面對「異物」的襲擊時,必須「分泌」信心、盼望、愛心,把異物包裹起來。不怨天尤人、不操之過急、不執著成敗、不心懷不平,學習等候,與不如意的事共存。運用智慧,經過堅忍,困境將化成珍珠。

  除了自己,沒有其他人有義務為我們的人生付出代價。如何品嚐一痛而不苦、悲而不凄、憂而不鬱的人生,端看我們是否將困境化成珍珠了。

打開心窗:《關心》創刊隨筆

  香港原是一個美食天堂,但近年卻因為不斷出現問題食品,使我們都感到搵食艱難,但搵食容易亦未必是好事。

  我的一位朋友帶著孩子到美國黃石公園旅遊,他的孩子很希望可以餵飼那裏的小松鼠和猴子,但公園內是禁止餵飼動物的。小孩子心裏很不高興,也不理解。為甚麼不可餵飼牠們呢?看看,小動物都期待著遊人給牠們食物啊!

  朋友唯有向孩子解釋,如果這些小松鼠和猴子吃飽了遊人給牠們的東西,牠們就不會再吃樹林裏的果實了。但這些小動物卻必須吃樹林裏的果實,才可以有足夠的營養熬過漫長的冬天。因此遊客給牠們的不是活命的東西,而是害命的東西。

  其實這樣的道理並不深奧,也不陌生。如果小孩子把零食當作正餐,父母又怎不擔心!大人嗜吃、亂吃,也會引致各種疾病。身體的健康和吃有關,心靈的健康又何嘗不是。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因此心靈的食物,亦比身體的食物重要。可惜不少人只重視關乎身體健康的食物,卻忽視那關乎心靈健康的食物。

  身體的食物是用口去吃,心靈的食物則是以眼和耳去接受。我們每天所看和所聽的,正是為自己心靈提供食物。但今日隨處可見,隨意可聽的,不少都是刺激人感性情慾,慫恿人逐利惡人的「垃圾食物」。試問如果我們的心靈每天只有這些食物,又怎能健康呢?

  臥病在床,身體的食物也要特別料理,何況是心靈的食物呢!如果我們在醫院的日子,不單好好調理身體,也能調理心靈,相信不單可以痊癒得更快,甚至會活得更美好。

  《關心》的出版,就是希望為醫院提供一份健康的心靈食物。

真心分享:陳敏兒

我的幼子諾諾離世差不多一年了,最近回到醫院與醫護人員聚會分享,一位院牧問我要不要順道到兒童癌病中心走一趟。

回到醫院

  其實,我一直都想回去重遊舊地,尋回一些感覺和回憶,畢竟那兒是我生命裏一個重要的地方,一個經歷過驚濤駭浪的地方,一個承載著我成長經歷的地方。我無意迴避,但在沒有心理準備之下,面對這個突然的邀請,我不禁擔心自己的情緒會不會失控。結果還是鼓起勇氣,踏進了C.C.C.(兒童癌病中心)。

  兒童癌病中心有一些改變,重新髹過油漆,房間光猛了許多。但每個位置,各樣的陳設,仍舊是往日的模樣。恍如昨日,但也恍如隔世。再見諾諾住過的病房,睡過的病床,他玩樂過的遊戲室,和院牧談起以往諾諾在這裏留下的足跡,憶起許多當時的片段,雖然物在人杳,但心裏卻有出人意外的平安。

與醫護人員的關係

  我是一個過度保護孩子的母親,從來都抗拒讓孩子住進醫院。因為怕他們不適應,怕他們會受驚。怎料到,諾諾竟然患上血癌,無奈地要長期住院。還記得與諾諾入院,漫長療程的第一個晚上,我在病房裏看着醫院對面的萬家燈火,心中不禁怨嘆,為何別人可以安坐家中共享天倫,我們卻被「囚」在冰冷的醫院中承受苦難!?內心十分苦澀。那時,我甚至有點「恨」

  某一兩位醫生,因為是他們宣佈我的兒子患有不治之症,並且一次又一次帶給我壞消息。我接受不了兒子患病的事實,就這樣不可理喻地遷怒他們。

  療程還未完成,諾諾的癌病又告復發,但當醫生告訴我這個壞消息的時候,我看到她的眼睛閃着淚光。盡管她已強抑着自己的情緒,但仍躲不過我作為一個演員特有的觀察力。我看出她的內心有一份難過,那一刻,我的心因而感到安慰。因為她眼中的淚水告訴了我,這個對我來說是一個晴天霹靂的噩耗,於她也是感同身受。她看我的兒子不是一個編號、一個個案,她為這個受苦的小生命而心痛,在我眼前的,不只是一位專業的醫生,更是我的同行者,我的戰友,看着她那泛着淚光的眼睛,我深深被感動。

  從此,我對醫護人員多了體諒,我想,若非有悲天憫人的心腸,就不會選擇壓力又大,工時又長的醫院工作。他們每天都要面對苦難眾生,既要滿懷愛心,卻又不容自己隨意流露真情,其中的壓力和矛盾可想而知。我實在十分尊敬他們偉大的委身,更感激他們並未宣之於口的情義。

醫院成了我的生命學府

  我的兒子曾經經歷過多番治療,甚至在療程中也曾遇過事故。有一次,注藥的導管給姑娘意外剪斷了。身邊好友都奇怪我這個「緊張媽咪」為甚麽沒有大興問罪之師,為何不投訴興訟?按「正常」的反應,或許我也會如此。但經歷過在醫院磨鍊的日子,我學會了包容體諒。我以前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偉大的母親,直至我有一個長期病患的兒子,才體會到「久病床前無孝子」是那麼的真實和無奈。長期留在醫院照顧經常哭閙的諾諾,曾經叫我身心俱疲。甚麼愛心、忍耐,都被磨得所餘無幾,我亦曾經有過失控和發脾氣的時候,甚至有過逃之夭夭的念頭。盡管我已經盡心歇力、無微不至的去照顧諾諾,卻還是會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也有出錯和軟弱的地方。

  這些日子的經歷叫我發現人的限制,我們並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們都會有缺失的時候。但上帝卻是不斷包容接納我們這些不足的罪人。我是最愛諾諾的母親,尚且也有不足和犯錯的時候,何況這位天天要照顧那麼多病人的姑娘,我不應該體諒包容嗎?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和別人都要求很高,凡事都希望做到完美。但這一段在醫院的經歷改變了我,令我明白只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就已經足夠,過程和態度比結果更重要。醫院成了我的生命學府,讓我上了很多生命的功課,更新了我的觀念,陶造了我的性情。生命原是一場學習,在醫院裏,在醫院外,大家同樣都要面對各自不同的難處。我們每個人都置身於不同的教室,學習不同的課題。或是在醫院之外,或是在醫院之內,或是作醫生、護士,或是作家人、親友,或是作病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課題。場所和角色或許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好好學習,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建立提升,那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