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丁心事:第一滴血

  朋友起初知道我要當護士,多數都問我同一個問題:「你唔怕血咩?!」我每次的答案都是一樣:「唔怕!」別小看我嬌滴滴,這可是由衷之答案啊!

  護士課程為期四年,當中包括了很多到醫院實習的時間。由課室走到病房,由接觸人體模型到照顧活生生的病人,我現在完全明白何謂「學以致用」。曾經有一位幻想力好豐富的朋友問我:「你們是如何在課堂上學習打針的呢?是否要和鄰座的同學互打來練習?」天啊!卡通片也用不著這樣瘋狂吧。在課室裏我們是用人體模型作練習的!

  師父教落,打針最緊要記住「快而準」。刺要快、拔出也要快。成功的一針,可以叫病人不覺痛,甚至在拔針後傷口也滴血不流。聽來似乎有點誇張,但這也確是我的目標,因為我也做過針下病人,血我可不怕,但痛則可免則免。

  二年班在醫院外科病房實習期間,我首次被指派要為病人注射藥物。在注射之前先要調較好藥物份量,這是更不容有失的步驟。雖然這些步驟在課堂上已重複練習過,但對於我們這班臨床的初哥,還是必須有老師全程觀察,以策萬全。

  面對這個第一次,心情實在緊張,雖已認定自己是受過足夠訓練,但難免還有點手震。由調較藥物開始,我已發覺自己好像比平時手腳慢,因為實在怕出錯,時間容許的話還是選擇「慢工出細貨」。準確調較好藥物之後,就捧著那些「工具」走到病人面前,正式替病人「打針」。病房裏面一個平凡不過的程序,此時對我來說卻是別具意義。心想,如果事後可以跟那病人做個訪問,甚至把整個過程拍攝下來留為記念就好了。這個當然不可能,我甚至連自己是學護的身份也不想暴露,免得他緊張時我更緊張。

  注射過程好快就結束,結果如何?醫療程序上的要求我當然一一完成了,但病人的表情看來似乎有點難受,盡管他沒有痛得叫出來;拔針後有血流出來嗎?有,一滴,算是合格吧。那刻真是鬆了一口氣,差點笑了出來而洩露身份。誰知午飯時候,同病房當值的師姐笑著告訴我,原來那位病人一早就看出我是實習護士,事後還跟她打趣說我這個學神的手勢比她還好呢!

  緊張的心情,在兩三次的實際經驗之後已被克服,好快已經可以放膽為病人打針。不變的是,我仍然留意病人的表情,和拔針後傷口有沒有流血,因為我不想為已經辛苦的病人再添痛苦。今日你若再問我:「不怕血嗎?」我會答:「視乎情況,有時一滴都怕。」

心信筆擬

摯愛的丈夫復華

  自2003年7月發現身患末期癌病至今,抗戰已經三年零八個月了,就像昔日香港淪陷一樣。曾幾何時大家都以為看不到曙光,然而黑夜過後總有黎明,嚴冬中已有春天在等待,我深信自己必有復原的一天!

  疾病令人不期然思索生和死,究竟生命的意義在哪裏呢?您告訴我說:「人生只不過是匆匆數十載,在地上我們只是客旅寄居,即使活盡到百歲,比起永恆,我們只不過是一粒塵土,又算得甚麼呢?其實生命的意義不在乎長短,乃在乎生命的內容,去做最喜歡的事情,完成您一直未達成的心願。」

  這一席話喚醒我把目光不再聚焦在生命的長短上,而是如何把短暫的人生活出豐盛和精彩來,活在當下,珍惜自己,也珍惜自己所愛的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積極去關心和愛周遭的人,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人生無常是無法改變的事實,生老病死亦是每一個人必然的經歷,即使我們何等有智慧和財富,面對疾病時才發覺自己是這麼無助,生命有這麼多的限制。幸好我們的家有主基督的愛庇蔭著,在別人看似沒有出路的時候,祂都會用人們猜不透的方法為我們開路。您和我雖在黑暗中流過無數的眼淚,卻深深經歷過祂數算不盡的恩典和安慰,是何等美好的福份呢!

  親愛的復華,我們相識相愛已十多年了,起初這段婚姻在眾人眼中都是不敢看好的,但因著主的愛,我們的婚姻堅定至今。多謝您至死不渝地陪我走這段崎嶇人生路,它承載著我們無盡的眼淚和歡欣,也見證了彼此刻骨銘心的愛情,沒有您的愛與相隨,也許我早已熬不下去了。記得我曾問您:「倘若我離去後,您還會記起我嗎?」您含淚回答說:「縱使您的身軀不在,您所說所做的一切已存活在我心中,一生不會忘記!」

  請不要忘記我們已從主得到人生最大的禮物,就是祂的愛,祂應許我們在地上的生命完結後,在天上還有「永恆」的生命,當我離世時請您記住我所去的地方是天國,那裏再沒有疾病、痛苦和眼淚,總有一天您和我們的孩子必定再在天家重聚。我愛您和我們的孩子,永永遠遠!

妻子
念慈

心信筆擬

恩:

  記得那天第一次與你在病房相遇,你那張憔悴的面容、顫抖的身軀,彷彿在告訴我,在這段日子你身心靈所受的煎熬。接著你將內心已不能再埋藏的掙扎、無奈、痛苦、絕望全都傾倒出來。

  你告訴我:「自從丈夫三年前患腸癌,跟著接受治療,後來腫瘤又擴散到肝,要電療,在這段艱難的日子,我們都用信心跨過。但最近發現腫瘤又擴散到骨,令雙腳癱瘓,這刻我真無法再堅持……。 」你還說:「加上我們疼愛的女兒,這月尾要結婚 ,作爸爸最大的心願,就是能挽著女兒的手一同步入教堂,見證女兒生命中神聖的一刻,但現在……,以前我也用神的說話安慰人,安慰自己,但這刻我真的很失望,何解神給我如此大的試煉?何解要在這時間發生?我好像跌進一個深淵裏,我聽不到神的聲音,我感到神離我好遠……。 」

  一連串的疑問、無奈、失望、沮喪的心情隨著你的說話湧現到我的心頭,一時間我也不知如何回應。我們只是一同的嘆息,一同的無言以對,一同祈求神聽我們有聲無聲的
禱告。

  或許在苦難中我們不明白為何神要如此試驗我們,我們也未必能夠找到答案。但我相信答案並不是最重要,更重要的是有神與我們同在。還記得「足印」的故事嗎?當我們回想過去的日子,彷彿神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撇下了我們,要我們獨自去面對,但神卻在默默中背負我們經過一切崎嶇的道路。或許有一天,當你回望過去的日子,你會忽然驚嘆神在你身上的作為,是神用雙手接著你的眼淚,是神的愛撫平你心中的傷處,是神的恩典給你力量去度過每一天。

  在此衷心送上我為你和家人的祈禱和祝福,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

佩玲

心情依舊:西醫先行者 —— 重尋一百年前的西醫拓荒者

  一個聽筒,總自然地叫你聯想起西醫;那麼血壓計呢?非護士莫屬了!這是醫生護士今時今日在你我心中的形象,再加上一身整齊的制服,給我們的感覺總是專業、可信。但原來在香港開埠初期,普遍華人對西醫是敬而遠之,西醫要經過幾十年努力才能有規模地為華人社會服務。

  要回顧早期香港的西醫發展,不得不提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倫敦傳道會的醫療傳教士早在1840年代初抵港,並在現時灣仔摩利臣山上興建了一所醫院。別以為當年西醫登陸香港就有如今天無國界醫生到落後地區行醫一樣受尊敬歡迎,當年香港只不過是漁村,西醫又清一色是外國人,文化有別,診療方法有別,醫生的外貌更不在話下,平民百姓就算有病,請他進入西醫診所就如牽牛上樹。當年的那所西醫院,結果服務了短短兩年就要關門大吉。

  其實文化問題只是眾多困難的其中之一,要在當時的華人社會發展西方醫療服務,政策和制度也做成許多叫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難關。直至1880年代,香港才成功籌建第一所為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雅麗氏紀念醫院。

  1887年,何啟爵士為紀念亡妻捐資興建雅麗氏紀念醫院,由當時的倫敦傳道會管理,並以該院為教學醫院,成立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即今日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首創本地醫科學生訓練。後來那打素醫院(1893)、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1904)及何妙齡醫院(1906)相繼成立, 1954年經立法定案,合併為「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於港島西半山為市民服務過百年。

  作為一間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當然有許多香港醫療歷史上的第一次值得細數:1893年首創護士訓練;1904年首倡助產士訓練,同年落成的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為全港第一所產科醫院,率先聘任女醫生;1910年引進X-光診斷機,為亞洲之首;1921年率先培訓男護士;1928年實行產前掛號措施及嬰兒保健門診,開母嬰保健先河;1967年首間醫院提供正統社康護士訓練等等。

  1997年,那打素醫院由港島遷至新界大埔,現時是一所地區急性全科醫院。由1887年至2007年,長達一百二十年的服務,那打素醫院見證著香港西醫服務的發展。眨眼間穿越香港西醫百年史,現在再抬頭望望身邊的醫療工作者,對比一下這幾張舊照片,感覺是否更清新?

  醫院現址更設有醫院歷史文物廊,有興趣的你不妨一遊。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歷史文物廊

大埔全安路11號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J座員工中心地下至2樓
電話:(852)2689 2292

鳴謝:李志剛牧師及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執行委員會

關心健康:強化背部運動

  「腰酸背痛」可能是你我都習以為常的都市病,但別輕看它,本港因下腰背痛而需入住骨科病房者其實非常多。有不少背部疼痛患者是由於背肌緊繃或勞損引起;不論是住院太久而缺少運動者或經常坐立的上班一族,總之坐姿不良、背部長期受壓之人士都較容易有下背疼痛問題。其實游泳是促進背部健康的最佳運動,但實際生活上甚少人能夠做到經常游泳。以下介紹一套強化背肌的簡單運動,若能配合醫護人員的評估,對長期背痛有一定果效。在預備運動前應在地面舖上適當地氈。

練習一:背部仰後

  身體立正,相足稍為分開至與肩膊同寬並指向正前方,雙手放在背部支撐下背,手指指向後。此時進行深呼吸,呼氣時上身向後仰,下身避免屈曲;維持姿勢五秒後還原,然後重複以上動作五次。

練習二:屈膝提腿

  身體仰臥,提起左腿並屈曲膝部,以單手抱緊膝下,頭部向前傾向膝部;維持姿勢五秒後還原,右腿重複相同動作。

練習三:直膝提腿

  身體仰臥,保持雙腿伸直,盡量提起左腿然後還原,右腿重複相同動作。如感疼痛不應勉強伸展。

練習四:下肢擺動

  身體仰臥,雙手向兩邊伸展放平;保持雙腿伸直,盡量提起左腿後以弧形向左側擺下,維持姿勢五秒後擺向右側,擺動五次後於右腿重複相同動作。

  以上練習可每天做兩次,每次選擇做其中兩至三個練習不少於五分鐘,動作與動作之間略為休息。練習初期可能有點不適,重複練習次數不宜多過三次。若感到在某練習中特別疼痛應馬上停止。

  當以上練習循序漸進地持之以恆,有助背肌不斷強化,習慣後亦會感到動作更自然、更舒適。

關心健康:陪著你走 ─ 病歷電子化

  或許我們印象中還有那塊掛在病床尾的病歷牌板,以及那個載著X光片,比大學畢業證書還要大的雞皮紙袋。香港醫學科技先進是世界公認的,除了眼見的先進儀器之外,你我曾在公立醫院留下的那個牌板和雞皮紙袋,今時今日已可以「自由行」於港九新界各大醫院,甚至正準備走進你家居附近的私營診所和安老院。原來香港有一整套叫我們七百萬人引以自豪的臨床醫療資訊管理系統。

  由2000年開始,電子病歷系統已駁通了醫院管理局各區域的醫院及門診,到04年更開始把病人的放射診斷資料分階段電子化,意即病者在公立的甲醫院所拍的X光、電腦掃描、磁力共振等,乙醫院的醫生在病人求診時可以透過電子病歷系統一覽無遺,讓市民得到更高醫療服務質素和縮短候診時間。

  因為病歷資料本身就非常多樣化,使香港成為極少數成功把電子科技應用於市民健康的城市,殊不容易。相比歐美其他國家,本港的系統容易操作,在公立醫院及普通科門診中能方便使用。市民不須到指定醫院,電腦系統亦可顯示病人醫療記錄,這不單快捷、方便,也減省了重覆檢查、斷診及處方出錯的機會,亦能減少醫療開支。值得一提的是,這麼出色的系統成本只佔醫管局總開支約百份之一,遠低於其他先進國家的百份之五至八。

  香港醫療資訊系統的成功端賴幾個重要元素:一是此系統屬於醫管局中央統籌,在運作上非常集中,更具成本效益;二是公立醫院的使用率高,有助中央系統更易建構;三就是每位香港市民都有一個獨特的身份證號碼。 03年「非典型肺炎」一疫,這資訊管理系統就在爭分奪秒的時刻中提供了及時的消息互通。

  現在醫管局正全力發展一套讓公私營醫院機構接軌的「電子病歷互通計劃」。此計劃於06年4月試行與私營醫療集團合作,願意參加計劃的病人會獲發一組密碼,當去到私營醫療機構求診時,求診者可向醫生提供有關密碼,授權醫生查閱有關健康資料,醫生就可以在病者同意之下透過互聯網清楚了解他在公立醫院中的病歷、曾接受的手術、醫療步驟及服用藥物資料等。這創新理念,贏取了不少國際性獎項!

(如有興趣了解更多,可登上醫管局相關網頁http://www.ha.org.hk/ppi。)

醫病心情:帶著愛向前走

  97年3月對我和我的妻子來說,是人生中的大日子,因為這是我們在教堂裏舉行婚禮的時候。我倆對新的人生階段和新生活充滿著幸福的憧憬。當快到結婚一週年,我們正在計劃如何慶祝和獻上感恩之際,萬萬想不到患上了癌症的噩耗,竟在婚後未夠一年就在我身上響起。

  這真是晴天霹靂,很難接受自己那麼年青就患了這麼嚴重的疾病。還記得那天回家的途中,內心思潮起伏,真不知怎樣將這個壞消息告訴妻子,也擔憂自己不能安慰妻子的懼怕和哀傷情緒,但最後還是戰戰兢兢的告知她。那一刻的心情是最沉重的,因為實在沒有準備好面對疾病帶來的種種困難和影響,我們流著淚水相擁禱告,祈求上主帶領我倆經過這死蔭的幽谷。

  不久之後,我和妻子一起到醫院見主診教授們,他們說幸好癌腫只發現在左邊的一個位置,必需以手術切除整個左肝葉,於是很快地為我排期施行手術。 98年5月,我便進行了切除左肝葉手術,整個過程順利完成。

  當傷口復原之後,醫生建議我再作一個內放射治療,以加強療效,因此由得知病發到完成療程整整有四個多月。但這仍不等於已經完全康復,因為雖然很成功地幫助我切除了癌腫,也完成了放射療程,但醫生說肝癌的毒性相當高,暗暗轉移的機會是相當高的,而且我還有肝硬化的情況,再復發的機會很大。由那時開始我就需要接受自己是一個長期病患者,也是高危一族。每天需要服用藥物,每三個月要到腫瘤科覆診,接受抽血檢驗,等著各樣檢查的報告,定期做超音波掃描等等。無論如何,患癌之後我的生活是起了一些變化,但透過這次患癌症的經歴,也使我獲得了不少生命的體會和一次生命的再生。

  康復後我開始想,不能被疾病所帶來的影響和復發的憂慮,就此吞噬了我的人生,我的信仰和過往的信仰經驗都告訴我,要在逆境和苦困中倚靠上主。因此我向上主立志要活得更有意義,祈求上主讓我能活得更豐盛,這樣才不枉此生。

  癌症之後,我感到其中一件十分有意義和價值的事,就是可以用自己的經歷來安慰同病中人,作為一個癌症的過來人,我比較能切身感受患者和家人所面對的心靈重擔和生活壓力。故此,由九八年患癌症開始,我就一直成為癌症組織的長期義工,在工餘時間探望關懷有需要的病人,直到今日。事實上在這些服務裏不但使我感到意義和喜樂,亦從聆聽他們的生命故事中,我反省到許多寶貴的人生功課。

  如今每天早上醒來,我除了會感謝上主賜我存活的機會和新的一天外,也祈求上主賜自己力量去愛神、愛人,也懇求上主讓病者明白在困苦之中,我們還有力量活好每一天。

醫病心情: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

  我的腳步因這句說話停了下來,回頭望一望身後這位年青病人,他似乎要很吃力才可以跟上來。「對不起,我是不是真的走得很快?」我停下來回望他,帶點歉意地問。他追了上來,沒有答我,卻反問我:「醫生,你平時在家也是走得這麼快的嗎?」我突然發覺自己似乎真的走得很快。

  「對不起,因為在醫院習慣了,要趕快做完很多的工作,所以走路一般都會比較快一點,可以省些時間嘛!我平時走路沒有這麼快的。」

  「醫生,你家中有小孩嗎?」

  「啊,有。你呢?有沒有小孩子?似乎這幾年都沒有聽你提過。」

  「沒有。我和太太結婚時已經打算不要小孩子的了。幸好沒有小孩,否則我現在這個情況,又有腎病,怎能照顧到太太及小孩子呢?」

  眼前的這位病人,我認識他雖然已經兩年有多,但似乎未曾與他有這樣「個人」的接觸和交談。

  還記得作實習醫生的時候,整天在病房中打轉,忙個不停。整整一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病房中度過,與病人接觸的機會很多。有時會花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幫一個病人抽血,放置靜脈導管或作其他的檢驗和治理。接觸的機會多,自然也與他們有較深入的交談和認識。

  歲月流轉,隨著行醫的日子漸久,需要負責處理的病人漸多,與每一個病人接觸的時間便相對地減少。有些時候亦只是憑聽取主診醫生的匯報,便要作出診斷及與主診醫生一同研究治療計劃。對處理疾病的知識和經驗雖然增加了不少,但對這些「病了的人」的認識,卻似乎是減少了。甚至他們只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病例個案,而忽略了他們作為一個人其他方面的需要。

  當然,醫生不是萬能,不能解決病人所有的問題;亦沒有可能和每一個病人都有足夠時間作深入的交談。一些不涉及病情的問題,亦未必有時間為他們一一解決。而今日醫學科技日新月異,醫生更要花時間作技術上或學術上的研究,又或是開完一個又一個的會議,趕完一個又一個的計劃,已絕少有時間陪在病人床邊「打牙骹」,亦沒有機會顧及病人心靈中的感受、焦慮及需要,更遑論做病人的朋友,或是與他們分享神的愛了。

  別過這個青年人,我耳中彷彿又響起病人的聲音: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再聽我細數我的病情,我還有很多問題未曾告訴你,所以請留下再聆聽我的心聲!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將最適切的治療給我,雖然未必是最尖端的技術,或是最新式的儀器。我需要的,是你明白的眼神,是你認同的目光。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讓我看見你的同在,陪伴我走過這人生中黑暗的時刻,讓我看見我並不孤單,仍有人願關懷與同行。

打開心窗:榻間情蹤

  仰卧病房一隅的他們,念前塵,思來日;那一端,床沿几畔,是慰勉問暖的温語。在走廊,在病室,醫蹤護影,帶來或徐或疾的跫音,帶來昐望與支點。在醫院裏,生命分外澄明。

  唸中學時,在暑假患上急性肓腸炎,進醫院動手術。幾年後,染上氣胸病,心肺疼痛,留院個多星期。歲月如流;去年,因著急性腸胃炎,周末在醫院度過。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住院,病榻前陪伴的面孔也不同:頭兩趟,母親與情同家人的老傭細加看顧;去年,照護的是太太,而雙親已經不在了。

  有人說,卧病在醫院,撇開百務,變得較敏銳,能夠檢視自己平日的生活。其實,探病也可以是洗滌心靈的經歷。整天為這樣那樣的事情折騰、籌算,或是一心計劃如何享受人生;踏進醫院,探望親人、朋友,或許你連手機也不想關掉,希望跟外面的事務與消遣保持聯繫。但是,到了床邊,你起碼會安靜下來,尊重面前的病人。他的身心狀況呈現在你眼前,讓你看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瞬間,你彷彿站在人生邊上,感悟到生活中各樣事情的優次。那一刻,在健康與軟弱的張力面前,你多了一分謙卑;對悲歡離合,多了一分內省。

  病室也可以饒有生趣。這邊廂,中年病友還在看馬經;那邊幾個病人盯著電視新聞議論滔滔,針砭時弊。角落裏一名病友對人說:這個地方不錯,相對清靜,可以避開太太和孩子的聒噪。

  在醫院裏,生命委實分外澄明。

打開心窗:反思同理心

  月前某次在乘西鐵到元朗途中,忽然嘔吐大作,弄得自己身上、座位上都是嘔吐物。當時,連坐在對面的乘客也爭相走避,無人施援,幸而旁邊的女士為我遞上幾張紙巾,但她對我說的是:「快點抹乾淨座位,不要令下一位乘客不便,要有公德心才對!」

  當時暈得差點昏倒的我,聽了這話感到有如針刺,為甚麼她關心這車廂座位,竟多於關心一個患病的人呢?

  我想起有一次上課的時候,一個小朋友突然嘔吐,嘔得書上、桌上都是,這時課室中的校工大罵:「都叫你不要吃得太飽來上課的,一定是剛才跑得太緊要,現在才會嘔的,還不快點把桌子和書本抹乾淨!」在旁邊看書的我,馬上到洗手間拿了濕布,為孩子抹乾淨身上的嘔吐物,又為她清理了桌上、書上的穢物。

  孩子會嘔吐一定是身體不舒服,怎的還罵她?清理嘔吐物雖然不潔,但手上沾了的骯髒可以很快洗淨,心中有了惡念、惡意、不懂憐憫別人的污點卻更難潔淨呢!

  因此,我重溫了《晚禱》這詩歌的歌詞,並以此警惕自己:

  「若我今日傷害他人心靈,若我今日使別人走錯路,若我今日照己心意偏行,求主赦免。

  若我今日言語不合體統,若我今日不關懷人需要,因此使別人受傷害虧損,求主赦免。

  若我今日對人冷落頑梗,若我今日只顧貪圖安逸,不願堅守神所交付職分,求主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