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分享:何嘉麗

今屆北京奧運雖然已經曲終人散了,但運動健兒們優秀的身影,相信仍會留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早年的運動員生涯中,奪取獎牌是我參加比賽的唯一目標。日子久了,才懂得享受比賽,享受在比賽當中把自己平日所練習得來的,盡情發揮。我喜歡比賽,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它的「公平」。由於每一項運動比賽都有賽例,亦有裁判,所以運動員都可以在一個相當公平的環境下比賽。反觀我們日常的工作,若要有所成就,除了靠自己本身的條件之外,還要面對許多環境和人為的不公平因素,甚至有利益交換,弄虛作假。但在一場公平的比賽中,若要勝過對手,除了靠自己的實力之外,再沒有任何的「方法」了。這就是為何運動員會視獎牌如無價之寶的原因,因為一個真正的獎牌是不可能以其他方法交換得來——包括金錢。

真正的體育精神

  許多人會以「體育精神」來安慰落敗的參賽者,所以一旦提到「體育精神」,就好像與勝利無緣,要甘於接受失敗。但我覺得真正的體育精神並不單只是接受失敗,更是要拒絕失敗。多年的比賽生涯,我見過很多反敗為勝的例子,面對開賽不久就被對手遠遠拋離,一些低水準的運動員會輕易放棄,但有體育精神的選手,卻可以咬住一口氣,將落後的分數一分一分的爭回來。曾經目睹過一場令我難以置信的劍擊比賽,落後的一方竟然連追十幾劍之後反勝對手。這使我確信教練多年前給我的訓示:「只要比賽還未結束,你仍然可以贏」是絲毫不假。

  除了不言放棄之外,還有一些態度可以表現出運動員的體育精神。有一位世界級的劍擊選手,在比賽時,因裁判錯判而讓自己多得了一分,但他卻馬上主動向裁判提出更正,拒絕了接受這可能是讓他「贏」得比賽的一分。這樣高尚的情操實在令人讚歎!因為當時知道事實的,只有他自己,而競技場上每一分都足以改變賽果,要是換了沒有「體育精神」的參賽者,那一分可能已經袋袋平安了!

  運動競技,除了比賽的過程吸引之外,運動員背後的苦練經過往往也十分動人。每次奧運前後,都會有一些出色運動員背後故事的訪問,這都使我們更明白,成功是由無數次的努力與堅持所造成的,絕對不會有僥幸而得。

放膽跨出傷後的第一個弓步

  2001年底,我因為一次意外,弄傷了左膝蓋前十字韌帶和內則附韌帶,需要即時休息和接受治療。那時正值要備戰2002年10月的亞運,因此心情極之徬徨。當時我面對兩個選擇,一是動手術,之後要休養六至九個月;另一是進行密集式的腿部肌肉力量鍛鍊,藉強化肌肉來保護膝關節。若選擇前者,我未必能夠在亞運前恢復操練,即使趕及,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把狀態提升至出賽水平;若選擇後者,則要面對我一向最「憎」的體能訓練,而事實是連治療師也「睇死」我不會熬得過。但為了參加亞運,我毅然選擇了後者,並且一直堅持每天到體育學院接受物理治療,做大量針對體能的訓練,更接受運動心理學家的協助。

  雖然這個決定為出戰亞運保留了一線希望,但如何在養傷期間繼續練劍又成為一個新的煩惱,而且在我受傷後教練坦白的對我說:「若然在國內,我必定會棄用你,只是香港選手有限,你就繼續隨隊練習吧。 」以往我是隊中主力,每次練習時,教練都對我重點栽培。但現在我受了傷,教練惟有急急提升其他隊友的水平,我頓時由首席退為末席,感覺也頗為難受,但這是事實,也是現實,終歸也要接受。

戰勝了傷患和恐懼

  劍道上我一向以拼命見稱,如今受傷的陰影使我有所恐懼。今後比賽會觸及舊患嗎?到時會傷得更厲害嗎?我曾經這樣問過丈夫:「若將來我因為比賽而弄跛了,那怎麼辦?」「不用怕!跛了,我養你一世!」他說。丈夫的支持給我心靈注入了無比的力量,使我能夠放心備戰。亞運前,我更在一項世界賽中取得個人第七名,這是我參與劍擊運動以來最佳的成績,更為我贏回信心。最終在當屆亞運我們的劍擊隊首次取得團體銅牌。

  銅牌的成績可能在一般人心目中不算突出,但在亞運劍擊比賽,中國與南韓劍擊隊的實力一向凌駕其他國家,換句話說,團體金銀牌只屬中韓之爭,其餘各國能爭的,就只是這一面銅牌。這並非長他人志氣,而是現實的條件確實有所差距,運動比賽,其實是不可能創造奇跡,只能竭力爭取自己最佳的成績。這一面銅牌,對於我們劍擊隊可謂是能力範圍內最佳的成績,所以全隊都欣喜不已。對我而言,意義就更重大了,因為我不單戰勝了對手,還戰勝了傷患和恐懼。

每一劍都是從零比零開始

  參與一場比賽,我當然希望能夠勝利,但除此之外,更要重視自己是否發揮了應有的水準。比賽壓力是影響運動員發揮的一大障礙,在應付劍道上的對手之前,首要擊敗的,是那些無形的對手。運動心理學家教導我們許多應付臨場壓力的方法,例如在可能的情況下離開比賽現場,外出吸一口新鮮空氣,想像一些自己覺得最開心寫意的情景,這都有助減壓。另外在比賽過程不單要集中精神,更要視每一劍都是從零比零開始,為的是放下分數的包袱。

  還有一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專心控制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別狂抓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問題(control the controllable)」。例如觀眾和裁判的反應既不由參賽者控制,我們就要懂得處之泰然,專心比賽。其實,面對人生也是同樣道理,我們總有一些不由自己控制的遭遇,那就只管盡力做好本份,這也是「體育精神」。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努力過後會達到預期目標,正如每一位運動員都希望可以勝出比賽。但若因為過份執著成績反而影響了表現,那豈不是跟原來的目標背道而馳嗎?在一場比賽中落敗,當然會令曾經全力操練的運動員難受,但若然對手各項的條件都比自己優秀,就算「輸」,亦得心服口服。何況比賽又豈止一場?今仗落敗,就總結經驗,下一戰捲土重來。我相信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最難接受的,反而是「輸給自己」。當自己因沒有完全發揮應有的實力而錯失勝利,這才是最令人難過的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