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屏幕時間 應設上限

  現代人大都會用電腦,看電視。智能電話、平版電腦、筆記電腦,彷彿成了我們的「愛侶」,人機合一,難捨難離。在地鐵、巴士、車站,都是低著頭,不是在玩「糖果消消樂」,便是覆WhatsApp、看facebook,電郵或網上資訊。

獨立危險因素

  近年醫學界關注電子媒體的使用量對健康的影響,焦點是「屏幕時間」 (Screen time下稱ST)。把每天看電視、電腦、智能電話,遊戲機等等的時間加起來便是ST。縱使內容健康,不涉及色情暴力,甚至是為了正常的學習和工作,只要是眼睛與屏幕接觸,就算ST。研究發現ST過長會對健康有損,甚至縮短壽命。

  ST就像吸煙或過度飲食一樣被視為一種有害的行為,對健康的壞影響有「劑量反應關係」。即是接觸愈時間長,劑量越多,傷害愈大。研究指出,每天盯著屏幕多一小時,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便會增加8%。而且ST 是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即是說不論是男女老幼,做甚麼職業,即使不煙不酒,年年參加馬拉松,但只要ST夠長,也會成為心臟病高危一族。

  近年常常聽說的「三高」,即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原來全部都可以和ST扯上關係。因為ST愈長,三高的情況就會愈嚴重。或許大家會直接聯想:「梗係啦!成日坐係度打電腦,唔夠運動梗係糖尿病、高血壓啦!」但事實上,原來整天坐著並非是最大原因。

ST過長對健康的影響

  常看屏幕的害處不單是因為只坐不動,美國有一項研究,挑選一批恆常有中度至劇烈運動的人,計算他們看電視的時間和健康的關係。結果看電視較多的一組,比看電視較少的一組,死於心臟病的機會竟多出一倍。而由不同原因引致的死亡率,亦高於五成。即是說,運動不能抵銷常常望著屏幕對健康的損害。

  從另一個角度探索,有研究比較同樣是靜態活動的人,坐著看書或繪畫也屬靜態活動,但相對於看電視、電腦、打機的,縱使坐著的時間一模一樣,後者的舒張血壓,或稱下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亦是明顯較高。我們的上壓或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會因年老或血管硬化和情緒緊張等因素而上升,但下壓提高則是年輕而患高血壓的重要指標,下壓提高和中風的機會有直接的關係,因此不能不防。令人擔心的是,研究證明有大量的兒童和少年有下壓提高的現象。ST過長會令社會新一代的體重、血壓、膽固醇、胰島素效能等等全盤變差,即是會患上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全面上升!

怎樣才算ST過長

  按多項針對10多歲少年的研究顯示,每天的ST只要多過兩小時,驗血結果便會有分別。包括壞的膽固醇高了,胰島素抗拒會多了,如果晚上用電腦超過三小時,次日清晨的皮質醇(Cortisol) 亦會不正常,即是連下丘腦至腦下垂體至腎上腺軸的分泌,在晚上受電腦刺激過後,就算隔一夜睡眠也逃不過被影響。

  我們可能會說:「有無搞錯!現在的少年人每日打機,上網點只兩個鐘?」

  不錯!英國的少年人的ST 是6.1小時,美國是7.5小時,加拿大是7.8小時,香港的數字應該不遑多讓。月前就有學者炮轟英國政府,對這個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坐視不理。美國和加拿大可能已經察覺到水浸眼眉,不同醫學組織已發出指引,兩歲以下兒童的ST應該是「零」,要完全不看電視電腦;2至18歲的ST則不應超過兩小時;法國政府更厲害,連電視也禁播「適合」給三歲以下小朋友的電視節目。

把ST寫為Smart time

  在香港,不少家長都急不及待給子女買最新電腦學習產品;直資學校則以最先進電腦來上課作賣點;政府更積極發展出電子教科書。不斷加長的ST,與最適時的健康指引竟是背道而馳,我們是「落後」,還是「過頭」呢?

  我們可能會問:「工作上不能不用電腦,又要計埋入ST?」當然!因此我的建議是,既然工作已需要長時間對著屏幕,放工後就要盡量減少接觸電腦、智能電話、電視。也許這樣的建議有點「不合時宜」,但卻可以把ST寫為Smart time(醒目時間)。因此請記住,開機之前,需要考慮何時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