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健康:「輕」撫你的心

  近年從報章和電視新聞中,聽到越來越多人患有突發性心臟病,其中的患者不一定是年長的,有些更是年青力壯,甚至包括經常操練身體的運動員。心臟性的疾病是否有上升的趨勢?患者又是否越來越年輕?

  根據衛生處的統計顯示,心臟病是本港的第二位殺手,死亡者佔2008年總死亡人數約16.3%,其中以冠心病最多,佔心臟病死亡人數67.5%。而08年錄得因心臟病的住院病人出院及死亡人數約70,300人次及死亡人數6,777人。隨著年紀愈大,患心臟病的機會便愈高。所以一般人很容易有錯覺,以為年紀大才會有心臟病。其實心臟病並非只是「老人病」, 08年在香港死於心臟病的6,000多人當中,大約2%是45歲以下人士,而且在世界各地,心臟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

  在各種心臟病當中,冠心病最為常見。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高脂飲食,和缺乏運動,導致心臟病日趨年輕化。

甚麼是心臟病?

  心臟病泛指各類與心臟有關的疾病。在各種心臟病當中,冠心病是引致心臟病死亡的主因。這種心臟病的成因是膽固醇在冠狀動脈內壁積聚,令動脈管腔收窄,以致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導致心肌損傷,甚至壞死。

心臟病的成因

  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形成。先天性心臟病是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每1,000名初生嬰兒大約有8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它是由於胎兒心臟在懷孕期不正常發展所致。引致胎兒心臟發展異常的原因雖然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病因都不能確定。先天性心臟病的例子,有心房間隔缺損,主動脈狹窄和大血管異位等。病情輕微者未必有病徵,嚴重的病例會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出現心臟衰竭的現象,如氣喘、出汗、進食困難等。

  後天形成的心臟病,以冠心病最為常見。有以下危險因數的人士,比較容易患上冠心病。

  1. 吸煙
  2. 高血壓
  3. 高血脂、高膽固醇
  4. 糖尿病
  5. 缺乏運動
  6. 男性
  7. 高齡
  8. 家族成員50歲前心臟病發

  香港人生活都市化,因此冠心病日趨年輕化,有患者30多歲便已接受了多次通波仔手術。香港人生活繁忙,每每因貪方便而吃快餐,然而漢堡包、薯條和汽水等食物,都是高盬高脂高糖份,日積月累便增加了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風險。年輕人平日愛上網,玩遊戲機,至於假日活動又離不開看電影和卡拉OK,缺乏運動,肥胖個案越來越多,假如還染上吸煙的惡習,患心臟病的機會便更高。

心臟病的徵狀

  心臟病可有先兆?因心臟病而猝死的個案,大多數當事人未必察覺自己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不過如果發現有心臟病的病徵,便應尋求醫生的意見。心臟病的病徵有心絞痛,胸部呈壓迫感,劇痛可擴展至頸部、手臂及下顎,心律紊亂、水腫、氣促、胸口痛時出現冷汗、暈眩、乏力和噁心。

如何預防心臟病?

  心臟病的危險因數眾多,雖然性別、年齡和家族病史是不能改變,但其他的因數都是可以避免和控制。飲食方面,最好可以多留在家烹調健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和奶製品,烹飪時多用蒸煮,減少用煎炸方式。然而上班一族工作時間長,無可避免要出外用膳,選擇食物時便要以低脂低盬為原則,例如吃湯麵代替炒麵,火腿三文治代替炸雞漢堡。

  運動方面,最理想可以每星期有三次帶氧運動,例如緩步跑和游泳,每次三十分鐘。假如真的難以抽空做運動,可以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增加運動的機會,例如提早一個站下車步行上班,多行樓梯少用電梯。假日時不要只留在商場,約朋友打球、遠足,都是有趣又健康的消閒活動。

  香煙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會引致動脈硬化,誘發冠心病,吸煙人士為了心臟健康著想,應該及早戒煙。現時政府和不少非牟利團體都設有戒煙服務,協助吸煙者戒除煙癮,重返健康無煙生活。

  至於已經患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的病人,只要願意作出上述的生活改善,以及定期覆診,按醫生的指示服藥,病情控制得好,心臟病的危機便可以降低。

  日常生活小改變,心臟健康大改善。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定期做身體檢查,現在便作出行動,預防心臟病你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