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
我的腳步因這句說話停了下來,回頭望一望身後這位年青病人,他似乎要很吃力才可以跟上來。「對不起,我是不是真的走得很快?」我停下來回望他,帶點歉意地問。他追了上來,沒有答我,卻反問我:「醫生,你平時在家也是走得這麼快的嗎?」我突然發覺自己似乎真的走得很快。
「對不起,因為在醫院習慣了,要趕快做完很多的工作,所以走路一般都會比較快一點,可以省些時間嘛!我平時走路沒有這麼快的。」
「醫生,你家中有小孩嗎?」
「啊,有。你呢?有沒有小孩子?似乎這幾年都沒有聽你提過。」
「沒有。我和太太結婚時已經打算不要小孩子的了。幸好沒有小孩,否則我現在這個情況,又有腎病,怎能照顧到太太及小孩子呢?」
眼前的這位病人,我認識他雖然已經兩年有多,但似乎未曾與他有這樣「個人」的接觸和交談。
還記得作實習醫生的時候,整天在病房中打轉,忙個不停。整整一年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是在病房中度過,與病人接觸的機會很多。有時會花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幫一個病人抽血,放置靜脈導管或作其他的檢驗和治理。接觸的機會多,自然也與他們有較深入的交談和認識。
歲月流轉,隨著行醫的日子漸久,需要負責處理的病人漸多,與每一個病人接觸的時間便相對地減少。有些時候亦只是憑聽取主診醫生的匯報,便要作出診斷及與主診醫生一同研究治療計劃。對處理疾病的知識和經驗雖然增加了不少,但對這些「病了的人」的認識,卻似乎是減少了。甚至他們只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病例個案,而忽略了他們作為一個人其他方面的需要。
當然,醫生不是萬能,不能解決病人所有的問題;亦沒有可能和每一個病人都有足夠時間作深入的交談。一些不涉及病情的問題,亦未必有時間為他們一一解決。而今日醫學科技日新月異,醫生更要花時間作技術上或學術上的研究,又或是開完一個又一個的會議,趕完一個又一個的計劃,已絕少有時間陪在病人床邊「打牙骹」,亦沒有機會顧及病人心靈中的感受、焦慮及需要,更遑論做病人的朋友,或是與他們分享神的愛了。
別過這個青年人,我耳中彷彿又響起病人的聲音: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再聽我細數我的病情,我還有很多問題未曾告訴你,所以請留下再聆聽我的心聲!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將最適切的治療給我,雖然未必是最尖端的技術,或是最新式的儀器。我需要的,是你明白的眼神,是你認同的目光。
醫生,請你不要走得那麼快,請讓我看見你的同在,陪伴我走過這人生中黑暗的時刻,讓我看見我並不孤單,仍有人願關懷與同行。